USR 山水同盟

大學社會責任山水同盟營運規劃

齊集大學與在地的社區達人,透過串群力、接地氣與展新意的行動策略,發揮 USR 的區域能量

串連既有社區營造豐碩成果,縮短在地需求發掘時間,充分發揮大學研究與行動能量,共同研議地方人文與經濟發展有效方案。

大學社會責任已推行2年,各校擁有不同層次的成果,因為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執行過程的緣分與情誼,北區 15 校締結山水同盟,盼望為了大學社會責任的永續發展,形成群力互助圈,提供大學在社區執行行動專案時,各種即時與專業協助,本年度實質營運計畫以「串」為核心,發展出串群力、接地氣、展新意三個實踐計畫,分述如下:

山水同盟發展脈絡

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,因為整理政大大學社會責任白皮書,走訪校內在社區進行各種實際行動的單位與計畫,計有13個之多,校內外每年投注於社區行動之人力、經費、器材等資源相當豐富,只是個計畫之間缺乏專責單位橫向聯繫,本辦公室本年度逐漸肩負這個角色,已經促成計畫與行政單位之間的許多次合作。本年度我們希望透過啟動山水同盟各校的橫向串連,發揮社會責任各計畫成果之綜效,形成台灣大學社會責任重要的永續發展模式,借助各校當前成果及推動經驗,溝通社區、學校行政單位、地方政府,在地方創生時代,成為新一波社區人文與經濟發展的助力。

本計畫分成三個子計畫進行,各自肩負從思考到行動各階段的重要責任,期望大學與社區有更好的結盟關係,建立在20年社區營造的成果基礎上,繼續陪伴社區成長。三個子計畫分別為「串群力」、「接地氣」、「展新意」,分述如下:

串群力

「串群力」,以企劃人員投入,形成主動積極的平台,連結校內及校際資源,尋找各執行單位的共同目標,糾集各單位資源,替社區帶來最大資源整合效益。串群力子計畫最重要的行動為校際USR成果定期交流互訪,並每年召開一次國際研討會,將各計畫成果學術化,增加更多討論,並且逐步形成典範,影響全世界。

接地氣

「接地氣」,社區營造已經20餘年,各社區都有長期經營的在地團隊,如何串連在地團隊發展成「大學社會實踐地方培力基地」,運用以發展成熟的社區接待、小旅行、體驗課程,發掘社區優勢與需要協助的地方,縮短摸索期,避免疊床架屋,貼近需求,確實把資源投入最需要的地方。

在各社區尋找經營多年,已有成果的社區經營團隊合作,成為大學進入社區的師生接訓單位,透過半天、整天、2 天甚至學期課程各種活動(許多社區都已經完成文史調查,規劃各種課程與小旅行路線,大學不需要做重複的事),讓大學迅速吸收在地知識,發掘問題盲點,思索解決問題需要投入之資源,並且回到串群力子計畫,尋求校內與校際合作單位之援助,在大方向、總目標一致的狀況下,通力合作,共同面對挑戰。

展新意

「展新意」:社區議題已經存在幾十年,中間因為人文、自然環境、在地政治、經濟利益、法規限制等等,盤根錯節,使得每個是單力孤的協會、店家、個人,都動彈不得,無力翻轉。蛋翻轉的契機不在於資源的多寡,而在創新的思維。於是我們設計「更寮塾地方 DNA 培力營」,招募時下最有創意的大專生與青年,進入社區,一起發想創意動方案,借助新的技能與人脈,替社區開闢一條新的發展道路。

「更寮塾地方 DNA 培力營」,分成活動面、實踐面與行動面三個面向,召募青年進入社區,一同發展社區新產業,新生活。

  1. 活動面:大學生與社會青年在地學習營
    舉辦營隊1場,招募 12 名學生,經歷 7 天的培訓,為在地創生面臨問題,提出創意 行動專案,目標提出6個創意方案。(在台日跨國課程實踐,至今已經辦理3屆)
  2. 實踐面:在地創生行動彙整會議
    與在地社區合作,捲動鄉公所等地方政府單位,每月進行匯報,討論並且深化學生提出的創意方案,彙整成有助於社區發展的具體方案,向政府提出計畫書。目標1案。(在桃園大溪與復興地創生陪伴工程實踐,已經順利為當地青年申請2案,捲動兩區地方創生通過超過20案)。
  3. 行動面:創意行動方案在地執行
    針對學生提出的創意行動方案,舉辦媒合與募資活動,目標讓行動方案得以在社區執行,並且執行成果發表會。(在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物產小舖之好物市集實踐,每月辦理地方創生事業計畫之聯合市集,已舉辦超過5場)。
大溪好物永續市集,齊集大溪地方創生計畫各執行單位,展售執行成果。

--

--

Alvin Chen 陳俞安
政大社會實踐辦公室

阡陌游 Agri Dive、The Curators 策展人們|策展人|聽障人士|ENTJ